中国企业当前面临***的难题,***个是能力问题,就是要解决如何融入世界体系。第二个在未来,我们不光要应对企业之间的斗争,还有公共资源的斗争。总的来讲,未来很困难,但这是宿命,只有战胜这一关才可以成为伟大的***、伟大的企业! “合规是业务;合规要全覆盖” ——宋柳平 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的由来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以及全面依法治国战略、走出去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越来越多的组织为了获得长远发展和持续成功,致力于通过合规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维护和改进,将合规融入组织的治理、管理、所有业务过程以及人员的行为和意识,建立并维护合规文化。 为了引导各类组织建立、运行一个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我国于2017年等同采用ISO19600:2014《合规管理体系指南》,制定了GB/T35770-2017《合规管理体系指南》。随着合规管理体系实践的逐渐深入,新的需求与建议不断产生,ISO于2021年又发布了IS037301:2021《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合规是组织实现成功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能为组织创造新的机遇。一个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不仅能够表明组织承诺并始终致力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商业惯例、道德规范、标准等合规义务,而且还展示出组织具有随着合规义务变化不断持续改进的持续合规能力。 合规管理体系介绍 合规管理体系是一个框架,该框架是基本架构、方针、过程和程序的有机组合,其目的是实现预期的合规结果,并发挥作用以预防、发现和应对不合规行为。 合规不仅需要自成体系,并且与企业内部其他体系紧密相连,按合规管理的制度要求全面渗透到企业的领导机构、管理团队、业务部门、业务岗位直至全体员工中。合规基本结构(如下图)不仅需要独立的合规团队完成合规责任的配置、合规计划的制订、合规考核整改和警示教育的落实,而且要建立与业务部门、业务岗位的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对合规风险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监测和整改,才能发挥出合规管理体系真正功能。 合规管理体系的基本结构 通常情况下,合规管理体系会在整个组织中实施,如果组织由多个组织构成,合规管理体系会在所有组织中实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在道德行为和合规方面的双重标准。 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 合规管理体系认证适用于所有类型的组织(公司、协会、基金会、政府机构、公共组织……),ISO 37301标准的应用程度取决于组织的规模、结构、性质和复杂性。作为指南性标准,ISO 37301对组织合规管理不提出具体要求,只提供建立管理体系的指南和建议。 合规管理体系的流程框架 合规管理体系的建设往往涉及到与组织既有体系的融合,可涉及对既有的法律、内控、风控等体系的融合,亦可涉及与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信息安全、反贿赂、社会责任等管理体系的融合。 合规管理体系与相关体系的融合,并非简单的体系、规则等要求叠加,宜将合规管理的核心要求、方法、标准与相关管理体系的核心要求、方法与标准相结合。体系融合要借助既有组织机构、职责、制度、流程与信息化手段等有效要素,尽量避免诸多要素的重复和多体系独立运行导致的职责交叉、管理低效、管控不利的风险。 运用融合构建思路,能充分体现合规文化在组织管理体系中的核心与基石作用,有效提升合规管理体系的运行效果,弥补既有管理体系的短板和漏洞,建立和拥有一套高效治理、经济实用、有效运行、管控有力的管理体系。 认证申请的特殊要求: 合规管理体系认证的好处 通过合规管理体系认证可防范合规风险。组织在对其所面临的合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之上,建立并改进合规管理流程,从而达到对风险进行有效地应对和管控。 合规管理体系认证能够降低不合规发生的风险。在很多***或地区,当发生不合规时,组织和组织的管理者以组织已经建立并实施了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作为减轻、甚至豁免行政、刑事或者民事责任的抗辩,这种抗辩有可能被行政执法机关或司法机关所接受,这对于中国企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境外发展尤为重要。
ISO 37301合规管理体系认证适用于各行各业,如:物业服务、保安服务、贸易业、生产企业、政府组织等,国际标准ISO 37301提供了有效合规管理系统的指南,基于良好治理,相称性,透明度和可持续性的原则,它描述了有效CMS的关键组成部分和过程,对于希望实施合规性管理系统或希望对其系统进行标准化的组织,该标准是有用的工具。
ISO 37301认证的好处:1.实施该标准的措施可降低渎职风险。2.CMS的第三方确认大大增强了业务合作伙伴之间的信任,并确保与法律和法规相关的风险得到适当管理。3.发生争议时,实施和认证可以作为尽职调查的证据。4.ISO 37301标准采用与ISO 9001,ISO 14001和ISO 45001相同的结构,可以轻松地集成到现有管理系统中。5.在认证审核期间,我们的审核员会发现改进的潜力,并提出建议以提高合规管理系统的有效性。